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作品库
学院
原创者
论坛
原创论坛
博客
永不停运的博客
市场
变现
信息
更多
搜索
搜索
学术论文
文学作品
原创新闻
原创图片
工具文档
行业研究
关于我们
群组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原创吧
»
论坛
›
原创作品展示
›
原创文学作品
›
汾阳罗城村考察简记【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散文随笔]
汾阳罗城村考察简记【中】
[复制链接]
2750
|
0
|
2023-5-3 17: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山西冯恩启
【一】
一曲金戈铁马,憾醒了罗城这片平静的土地。千百年的风雨,孕育着罗城古镇旺盛的斗志。一代又一代的罗城人,前仆后继,以开放、包容、同生、共赢的大气度,在这条并汾古道上,创造着不同凡响的文明历史。
翻开汾阳古县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罗城古镇就有冯氏、崔氏、贾氏、李氏、刘氏、田氏等许多人成为大清朝的朝廷重臣、封疆大吏、地方官员。他们的生平事迹被记入清《汾阳县志》,甚至被载入省《山西通志》、被载入大清国史。许多豪宅大院,悬挂着皇帝御赐的“进士第”、“兄弟同榜”、“文魁”、“兄弟翰林”金匾。肃穆庄严的祠堂里,不仅摆放着先祖遗位,还有御赐的功德牌、圣旨、敕封书等等。一代又一代的后辈,踏着前人的步履奋进,又成了后辈的前辈,被供奉于祠堂正厅。祖德在大院里沉积,后善在村庄中蔓延。文气、雄气、志气,盈满大院门庭;古道、古街、古巷走来的尽是富贵之人。
今天,我们无法看到当年的景象,但透过气势雄壮的八门城,以及九街十八巷,遍布古镇、星罗棋布的二十余座庙宇、四座进士牌坊、四大私塾、六大祠堂的生动历史记载,完全可以感受到罗城古镇昔日古槐浓荫,高楼林立、旗杆穿云,朱门挂彩,子曰师训,书声琅琅,鸣锣开道,轿声吱哟,车架滚滚,人欢马叫的壮观景象。
根深才能叶茂,旗正方可威名。八大进士,十二位举人,上百名在外为官,或有功名富贵之人,难道不是古镇人,积极进取,敢与天下争先的生动写照?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人们所说的“金罗城”指的不仅仅是金钱财富为首,而是人才最繁盛啊!人才,才是金,才是银,才为贵啊!历史与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地方,只有全力注重文化与教育的超前发展,才会打造出这个地方的繁荣与昌盛。在人文世界里,恐怕只有琅琅的读书声,才是最动听、最悦耳的音响吧!
【二】
罗城冯氏,据清代罗城镇《冯氏族谱》记载:“始祖冯才,自陕西行商于汾,卜居于罗城镇”至今已衍二十二、三代。冯才为人正直尚义,后世继其美德,传之不竭。冯氏族人明代以经商耕读为生,积累资本,传至十一世冯俊发。冯俊发生冯芳誉(长)、冯芳猷(次)。冯芳猷生七子四女。冯芳誉无子,冯芳猷将长子冯际茂过继承嗣。
《冯氏族谱》记载:冯芳猷生七子,有六子成才登仕籍。从此,冯氏由商入仕,逐步走向辉煌。冯际茂,武举,湖广永定卫守备;冯际清,武生员,陕西澄城县典史;际春,岁贡生,浙江建德县典史;际光,武生员,浙江奉化县县丞;际裕,岁贡生,乡饮大宾;际宴,武生员,四川徐州府雷波厅照磨。
冯芳猷一生孝义为先,立私塾,聘高师,教授群子文道武略。清《汾阳县志》载:冯芳猷字荣素,汾阳人,性孝友,仁于族党。所居村堡墙(即八门城),故迹也,西门倾圮,恐伤人,捐赀修缮完好。出见路有饿而死者,询之野人,知为无主之尸,急买布及棺敛瘞(yi埋葬),表其状貌衣色,以待或来访寻。尝积里中人借券逾千金,尽焚之。
冯芳猷《墓志铭》由举人罗城古镇人贾佶撰,举人杨珏书。高度赞扬了冯芳猷的善德品质。碑石铭曰:“卜山耸翠,汾水流香。暇哉硕德,百世其昌。雄开武略,秀敏文光。佳城郁郁,山高水长。神栖元宇,玉埋土床。蛟龙呵护,魑魅遁藏。不骞不崩,千祀无疆”。
《罗城古镇人物志》评价道:冯芳猷生平重信义、重人伦、重教育;敦厚礼让,轻财好施,虽处富贵,善待乡里;故家声振兴,贤名远播,成为享誉一方的忠厚之人、孝义之士。
冯芳猷是罗城冯氏一族,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仁行善德,不仅感天动地,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后辈子孙为人处世的言行品德。从冯芳猷开始,冯家逐步走向鼎盛时期。先后出现了冯大中、冯应荣、冯应寿三位进士,冯际茂、冯开年、冯立绩三位举人,以及五六十位文武生员,做官为宦、有功名之人。
1998年版《汾阳县志》载:冯应寿(1841-1903),字介眉,本县罗城村人。清同治甲戌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三年后改授都察院御史。当时,驻库伦某将领骄横无忌,欺凌百姓,勒索商民。他连上奏章揭露其罪行,终使该将领受到撤职惩处。商民深为感动,遂以重金酬谢,他坚辞不受。清光绪四年(1878),调任江宁盐法道道台,着手改革,剔弊兴利,建立新的章法,减轻盐务杂税。清光绪十二年(1886),调任江南布政使。在任期间,廉洁克己。曾几次想回故里探视家人,皆因路费不足,未能如愿。
据介休冀广大著《晋商冀家》记载:汾阳罗城冯氏与介休北辛武冀家有姻亲关系。北辛武冀家,堪称介休三大商户之一。冯应寿的姐姐嫁冀家十八代传人冀以中。冯应寿少年时曾经在北辛武“潜研书屋”读书,勤奋刻苦,深受程、马两位教师赏识。但冯应寿两次殿试,名落孙山,欲放弃科考,经姐夫冀以中开导、鼓励、支持,终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及第。
汾阳著名文化学者宋志强长篇文史作品《冯应寿》以丰富的史料,全面生动地介绍了汾阳罗城冯氏一门辉煌大清200多年的史事,以及大清廉吏冯应寿的事迹传略。此作品在《汾州文化研究》上连刊发表。
冯宅街为丁字形,南北长约150米,东西长约60余米。明清时代罗城冯氏居住区域占地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现存堡子院等几座明清古院。院落虽残破,但原始建筑风貌、格局依存。 冯际茂、冯大观、 冯开平、 冯立绩 、 冯登仕等生平事迹,优秀品质,被载入清代《汾阳县志》,永久为其纪念,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罗城古镇人物志》收集记录了冯摇悟、冯培柱等十七位近、现代冯氏人物的生平简介。
【三】
冯钟波,冯氏二十世传人。中共党员,曾三任罗城村党支部书记。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4年复员回村。1980年担任罗城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罗城村率先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年辞退书记之职,买了头毛驴,做起了生意。1984年,冯钟波第二次担任党支部书记。实行管理服务一体化。1989年冬冯钟波卸任村书记时,村集体积累资金达38万元。1992年,冯钟波,第三次担任村书记。主持搞了总长度5000米的南北干渠综合治理规划。1993年春开工,村里投资15万元,当年动运土3万多立方。石头浆砌永久性水渠2000余米。此后每年以500米延伸。全村已有石砌水渠7条,总长度6000余米。可浇村北旱垣地1000余亩,村东田5000余亩。年增产粮食100多万斤。
冯钟波,四处奔波,千方百计筹资110余万元,1996年建成25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一栋。1997至1998年村委投资十余万,铺筑水泥路600余米。1998年秋,建成高11米,宽14米村门一座,象征罗城古镇形的“犍牛”雕塑一座。在山顶建成5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新发展果园500亩。《罗城古镇人物志》评价道:冯钟波性格直爽,办事果断,敢于负责,善于开拓,是汾阳农村中政绩突出的一位知名党支部书记。
一个家族能几百年兴盛不衰,传承有序,人才辈出,除了先人的盛德护佑外,一定有传承不衰的家族教育与文化。崇尚正义,与人为善,贫而无谄,富不骄横,本分做人做事,对亲人有孝心,对朋友讲信义,对社会有爱心,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祠堂与家谱的存在,不仅仅是让人知道从哪儿来,更重要的是告诉人往何处去。
“天道无情常与善,人才非正不能奇。” 翻开《罗城古镇人物志》。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冯氏家族,还是崔氏家族,或别的豪门望族,他们的育人根基,就是几千年积累而成的中华文化以及由此而开创家族、社会事业辉煌的代代精英人才。
村风就是民风,家貌就是村貌。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民风、村貌。留住人,就留住了乡愁,也就留住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2022一11一16
附汾阳罗城村冯氏古、今人物简历:
冯芳誉年生,国学生,例赠武德将军。
冯芳猷年生,岁贡生,例赠武德将军,清、乾隆年间封登仕郎、修职郎。嘉庆年间赠承德郎、奉政大夫。
冯际茂年生,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武举。官湖广岳州府永定卫守备,例授武德将军。
冯际清年生,学武生员。官陕西澄清城县典史。清乾隆三十六年敕封仕佐郎。
冯际春1710年生,岁贡生,官浙江建德县典史,嘉庆四年敕赠承德郎,嘉庆十年诰赠奉政大夫。
冯际光年生,学武生员,官山东定陶县尉、浙江奉化县县丞,兰溪及嘉兴县令。
冯际宴年生,学武生员,官四川徐州府雷波厅照磨。
冯大庆年生,国学生,历官浙江乌程县大钱巡检、河南汝阳县庙湾巡检、河南滑县巡检。
冯大谟年生,学武生员,官守御千总。
冯大观年生,岁贡生。官山西大同府学训导、乡饮大宾。
冯大中年生,嘉庆四年进士。历官吏部郎中,广西道监察御史、湖南戊辰科乡试副主考、宁夏府知府。
冯开年年生,嘉庆五年举人。历官山西文水县教谕、山宁武府学教授、湖南泸溪县知县。
冯开平年生,优廪生、岁贡生。道光二十年,任山西省乡试同考官。
冯应荣年生,光绪六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编修、御史。
冯应寿年生,同治十三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编修。任御史巡视京都东、南、中城、转户科、吏科、刑科掌印给事中。出任江宁盐法道台、江南布政使,钦加从二品顶戴花翎。
冯立绩 道光十五(1835)年 举人。此《冯氏族谱》族系无记。
冯德延年生,曾任汾阳城第一小学校长。
冯照厚 1943年9月12日生,曾任山西省新华书店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冯培柱1910年5月生曾任中央工商行管理局商管理科科长。
冯摇梧1916年元月日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传部部长吕工业无锡疗养院院长冯钟沛1921年9月生,曾任晋中专署文教局教育科长。
冯培钰 女,19-10年8月3日生,曾任阳市粮食会计师。
冯筱荣女,1933年4月28日生,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天山大厦办公室秘书。
冯立勋 1943年3月3日生,曾任吕梁地区医药药材公司科教质检科科长。
吕雪海(原系冯姓) 女,1943年9月5日生,曾任航天工业部民品公司医疗机械处副处长。
冯重庆1945年6月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廊坊陆军导弹学院副教授。
冯同庆 1947年10月15日生,曾任中国工运学院副院长。
冯钟波 1951年7月12日生,罗城村党支部书记。
冯念庆 女,年10 月 17 日生,曾任北京圣鹰贸易公司经理。
冯燕庆 女,1953年4月21日生,曾任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
冯季庆 女,年10月30日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冯芸庆 女,1958年1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兵种部防化门诊部主治军医。
汾阳著名文史学者宋志强点评:
冯恩启先生是我敬重和欣赏的一位来自家乡的汾州文化骄子。其言敬重,是他对家乡文化的挚爱落脚于践行,踏实于不辞劳苦地实地考察,其古村落的源味和山寨丘壑的民风。其言欣赏,应该说,他无论是文学艺术的底功,还是综合文化的深耕,都给了人们家乡的艺术再造。我经常观赏他的创作品文,前些日子,一篇关于罗城村考察的简记妙文,我看到后学到了不少罗城村的文史知识,我把这篇美篇转给了咱们在京的乡友,一位富有中国工运学术知名专家,罗城街冯世宗亲后人冯同庆教授,这位首都资深的学者型大学博导校长看后给我打来电话说:“请代我向家乡的这位冯姓兄弟致意!”,冯教授说,罗城冯氏曾经的引目与美淡,是罗城村,是咱们汾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汾州千年文化辉煌的深厚积淀,真的需要像神龙这样的实干人才。教授还说,文中插图的村干部,有一位他认识,是冯家后人。他对千年罗城的文史很感兴趣,更希望得到一本《贾家庄镇志》,我答应为他寻找。他更希望再次回老家寻根拜祖,拜访汾阳的文化学者。仅此一例,仅此一句“致意”,便可说明,我们汾州文化的深耕,对于乡外游子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那种遥望乡愁生命气质的底色是多么强烈,一句“致意”,在意的是,他验证了家乡文化精神的传统心态,就是保护好,发展好那些差点被遣忘有温度的曾经岁月。一句“致意”,更是一种呼唤,一种真诚的呼唤,热爱家乡的人们,要用实际行动,那怕一点点的力量,留下对古老汾州文化那种贤德善美的执手符号。谢谢冯恩启老师这篇文章带来的社会影响反馈和学习体悟。
神龙简介:冯恩启,网名神龙。汾阳市政协特聘社情民意信息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诗词》月刊编辑。大型诗集《黄浦江诗潮》、《上海滩诗叶》任常务副主编。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古建保护、红色文化专委委员、汾州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华神龙文轩作家群主。汾州文史论坛群主。在百度输入山西冯恩启,可搜索到部分发表的诗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国写手联盟
1461
主题
1467
帖子
4647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647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原创文学作品
原创剧本
原创图片
原创音乐
原创短视频
原创论文
行业研究
营销软文
图文推荐
热门排行
1
大神分享空孕催奶药淘宝能买到吗
2
集结号捕鱼官方上下分|正规银商|下分
3
集结号上分微信多少|集结号官方银商|集结号官方银商
4
集结号游戏上分联系方式|最大银商|集结号信用银商
5
集结号上下分诚信代理微信|集结号下分|信用银商
6
集结号上下分靠谱银商|上下分|集结号信誉银商
7
集结号哪里找收分|集结号靠谱银商|集结号最大银商
8
集结号捕鱼信誉上分下分银商|集结号信用银商|集结号可靠银商上分